天朗气清的成语故事


天朗气清

拼音tiān lǎng qì qīng

基本解释朗:明朗。形容天空晴朗,空气清新。

出处晋·王羲之《兰亭集序》:“是日也,天朗气清,惠风和畅,仰观宇宙之大,俯察品类之盛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天朗气清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天朗气清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安适如常 叶圣陶《线下 孤独》:“待交了春,天气渐见和暖,就安适如常了。”
上气不接下气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七回:“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,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。”
晕头转向 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儿子居然变了,而且变得这么快!”
志满意得 宋 陆九渊《与刘伯协书》:“当无道时,小人在位,君子在野,小人志得意满,君子阨穷祸患,甚者在囹圄,伏刀锯、投荒裔。”
肝胆欲碎
溢于言表 明 朱舜水《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》:“来书十读,不忍释手,真挚之情,溢于言表。”
捞一把 刘知侠《铁道游击队》第五章:“他就想再捞一把,可是越捞越深。”
俭以养德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
将夺固与 先秦 李耳《老子》:“将欲夺之,必固予之。”
有求必应 唐 李煙《妒神颂》:“所求必应,高山仰止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