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粱一梦的成语故事


黄粱一梦

拼音huáng liáng yī mèng

基本解释黄粱:小米。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。

出处唐 沈既济《枕中记》:“怪曰:‘岂其梦寐耶?’翁笑曰:‘人世之事亦犹是矣。’”


黄粱一梦的典故

从前有一位姓卢的穷书生,他就是黄粱一梦的主人公。有一天。他在邯郸一家旅馆里遇到了道士吕翁,卢生向这位道士大叹自己一生是如何穷困潦倒。吕翁听后,便拿出一个枕头说:“你把它枕在头下,便可以一切如愿了。”这时,店里正在煮黄粱饭,而卢生由于一路旅途艰辛,非常疲惫,便糊里糊涂地倒在吕翁给他的枕头上睡着了。没多久,卢生便进入了梦乡。他梦见自己娶了一位年轻漂亮、善良温柔的崔姓女子为妻。崔氏是富家千金,但她贤淑能干,还帮助卢生顺利地踏上了仕途,并为他生了几个子女。后来,他的儿女们一个个长大了,每个人都生活得舒适优裕,而卢生也步步高升,一直做到宰相的位置。又过了几年,他又有了孙子、外孙,便闲居在家当起了老太爷。他舒舒服服地活到了八十多岁,才安然死去。当卢生从梦中醒来时,嘴边还露着一丝幸福的笑容。他睁开双眼一看,发现自己仍然住在旅店的小房间中,刚才的荣华富贵只不过是一场梦而已。店主人煮的黄粱米饭,还没有煮熟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黄粱一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心有余而力不足 先秦 孔子《论语 里仁》:“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?我未见力不足者,盖有之矣,我未之见也。”
卑谄足恭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五宗世家》:“彭祖为人巧佞、卑谄足恭而心刻深。”
一钱太守 清·李渔《无声戏》第二回:“成都有个知府,做官极其清正,有一钱太守之名。”
晕头转向 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三部:“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。完全出乎他的意料,儿子居然变了,而且变得这么快!”
犀牛望月 《关尹子 五鉴》:“譬如犀牛望月,月形入角,特因识生,始有月形,而彼真月,初不在角。”
匡乱反正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太史公自序》:“仲尼悼礼废乐崩,追修经术,以达王道,匡乱世反之于正。”
举重若轻 清 赵翼《瓯北诗话》:“坡诗不尚雄杰一派,其绝人处,在乎议论英爽,笔锋精锐,举重若轻,读之似不甚用力,而力已透十分。”
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 谢扶民《壮族人民优秀的儿子韦拔群》:“仇人相见,分外眼红,于是双方的随员就对打起来了。”
珠宫贝阙 战国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朱宫。”
快心满志 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16回:“只图一时快心满志,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