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师不利的成语故事


出师不利

拼音chū shī bù lì

基本解释师:军队。利:顺利。出战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开始,就遭受败绩。

出处浩然《艳阳天》第29章:“今天真是出师不利,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出师不利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出师不利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绝长续短 《战国策 楚策四》:“今楚国虽小,绝长续短,犹以数千里。”
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 元·许名奎《忍经》:“尧夫解他山之石,可以攻玉。”
门当户对 宋 张端义《贵耳集》中卷:“个样村僧,岂是寻常种草?要得门当户对,还他景胜人奇。”
多谋善虑 清·李渔《凰求凤·画策》:“你是个多谋善虑之人,何不替我筹度一番,行了这个方便也好。”
八斗之才 唐 李商隐《可叹》诗:“宓妃愁坐芝田馆,用尽陈王八斗才。”
穷家富路 清·石玉昆《三侠五义》第23回:“再者银子虽多,贤弟只管拿去。俗语说得好:‘穷家富路。’”
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长大了,越发心直嘴快了。”
饥肠辘辘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西湖主》:“而枵肠辘辘,饥不可堪。”
不费吹灰之力 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17回:“他因听见老残一封书去,抚台便这样的信从,若替他办那事,自不费吹灰之力。”
官僚主义 毛泽东《必须注意经济工作》:“第二,动员群众的方式,不应该是官僚主义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