徙善远罪的成语故事


徙善远罪

拼音xǐ shàn yuǎn zuì

基本解释趋向善良,远离罪恶。

出处西汉·戴圣《礼记·经解》:“故礼之教化也微,其止邪也于未形,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徙善远罪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徙善远罪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壮气吞牛 明 孙梅锡《琴心记》第二十出:“男儿汉壮气吞牛,丈夫志岂困荒丘?”
遏恶扬善 《周易 大有》:“君子以遏恶扬善,顺天休命。”
二百五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83回:“原来他是一个江南不第秀才,捐了个二百五的同知,在外面瞎混。”
有两下子 欧阳山《三家巷》:“蒋介石这个角色还是有两下子的。”
不正之风 晋 葛洪《抱朴子 辩问》:“移不正之风,易流遁之俗。”
外圆内方 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郅恽传》:“案延资性贪邪,外方内圆,朋党构奸,罔上害人。”
进本退末 西汉 桓宽《盐铁论 本议》:“愿罢盐铁酒榷均输,所以进本退末,广利农业便也。”
炙手可热 唐 杜甫《丽人行》:“炙手可热势绝伦,慎莫近前丞相嗔。”
断断续续 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34回:“只见水面上或一朵,或两瓣,断断续续,皆有桃花。”
绳锯木断 宋 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第十卷:“一日一钱,千日一千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