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缶锺惑的成语故事


二缶锺惑

拼音èr fǒu zhōng huò

基本解释用两种容量不同的器具来量粮食,怎幺也量不清。比喻标准不一,是非不明。缶、锺:指量器。

出处《庄子·天地》:“以二缶锺惑,而所适不得矣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二缶锺惑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二缶锺惑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海内存知已,天涯若比邻 唐·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:“与君离别意;同是宦游人。海内存知己;天涯若比邻。”
怪诞不经 明 凌濛初《<二刻拍案惊奇>原序》:“有如《西游》一记,怪诞不经,读者皆知其谬。”
刚正不阿 清 蒲松龄《聊斋志异 一员官》:“济南同知吴公,刚正不阿。”
致远恐泥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张》:“虽小道,必有可观者焉;致远恐泥,是以君子不为也。”
反哺之私 晋 成公绥《乌赋》:“雏既壮而能飞兮,乃衔食而反哺。”
笑骂由他笑骂,好官我自为之 《宋史·邓绾传》:“笑骂从汝,好官须我为之。”
所作所为 明 李贽《答周西岩书》:“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,皆是谁主张乎?”
山雨欲来风满楼 唐 许浑《咸阳城东楼》诗:“溪云初起日沉阁,山雨欲来风满楼。”
夜深人静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:“深夜人静,为何叩门?”
秣马厉兵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成公十六年》:“搜乘补卒,秣马利兵,修陈固列。”